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 CHINA ENTERPRISE CREDIT INFORMATION PUBLICITY PLATFORM

生态低碳茶首获认证为绿色赋能带来什么?

发布时间:2023/9/23

“茶带雨香,龙井翠绿。”徜徉浙江杭州西湖,于湖光山色间,品一杯香茗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茶香源自良好的产地环境,反过来也为产地的环境增色不少。

在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青山碧水间,有200多亩茶园与众不同。这个茶园里不止有修剪有型的茶树,更有郁郁葱葱的生态林,杉树、桂花树高低错落,掩映着一排排茶树,自成一派层峦叠翠的自然风光。

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孙业良对这片茶园情有独钟,“2022年5月21日,我们获得了生态低碳茶企认证,这是全国首批。”他言语间带着自豪。

杭州龙冠龙井茶芽。

在今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包括龙冠实业在内的全国首批51家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携生态低碳茶产品参展,一经亮相,就引起业界关注。这是国内首批进入市场、经过认证的低碳茶叶产品,而茶叶也是我国农业领域首个系统打造的低碳农产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战略目标。在农业产业的诸多门类中,茶产业被视作富民产业、绿色产业和健康产业,不仅在减排固碳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且有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生态低碳茶,正是要将绿色、低碳、生态茶产品的“含绿量”转化为品牌“含金量”,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在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践行绿色生产,倡导低碳生活,为达成“双碳”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那么,茶叶为何能在生态低碳的路上先行一步,什么样的茶才是生态低碳茶,生态低碳茶的效益究竟怎样,这一认证又将如何影响茶产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生产企业。

茶叶为何能“先行先试”?

生态,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绿色,而茶正是这样一种绿色的存在。

不同于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茶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茶树属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即使不在采摘期,茶园几乎一年四季也是绿油油的。

肉眼可见的绿色之外,绿色生产、环境友好这些内涵更为关键。喝茶本身就是为了健康,生态、绿色、低碳、有机的茶叶近年来备受关注。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茶业大国,茶园面积及茶叶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经过多年发展,茶业绿色底蕴更加鲜明,具有发展成为低碳农产品的基础和条件。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已达60%以上,在所有作物中位列第一。

生态之外,固碳减排更是一项“硬指标”。

“一般情况下,茶叶无论是在种植端还是加工端都有一定的碳排放,这就要求我们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运用多种措施进行固碳和减碳。”孙业良对生态低碳茶的生产要求了然于胸。

202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发布了全球首个碳中和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研究者以3个示范茶园为例,核算了茶叶从种植、加工、储存、运输和消费的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确定茶叶碳足迹。其中,加工和种植环节碳排放较高。

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简称全国农技中心)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启动茶产业碳排放研究,调查了18个省36个县共240家茶企茶叶生产中各个环节碳排放的情况。初步结果显示,种植环节碳排放占比50.5%,加工环节占比29.4%。

另外,调研结果表明,茶叶种植环节具有明显减排潜力。采用生态低碳茶技术的企业茶园碳排放下降了61%,完成生态低碳茶认证的企业茶园碳排放下降73%。

记者了解到,当前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质量安全隐患、生态环境退化等共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由此,在“双碳”的战略目标之下,天然具有生态属性且产业基础较好的茶产业,生态低碳就成了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就是在2021年,全国农技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在充分研究当前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开始联合研发推广生态低碳茶技术体系。

该体系以生态茶园为基础,全面系统应用绿色低碳生产技术,力求实现化学投入品减施高效、生产过程环境友好、茶叶产品优质安全、生态低碳价值有效转化。

“生态低碳茶作为一个新型茶叶可持续生产技术体系,最突出特质就是生态和低碳,目标就是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农技中心园艺处副处长冷杨告诉记者,在“双碳”战略和“两山”理论的背景下,生态低碳茶旨在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助力茶叶品牌打造,促进茶园碳汇交易,把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